江門市水生態環境將得到進一步改善,天沙河、麻園河、會城河等城區河流有望告別黑臭。昨天下午,市長鄧偉根主持召開市長辦公會議,研究通過了《江門市區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工作方案》、《江門市整市推進粵東西北地區新一輪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作方案》等事項。
打好黑臭水體整治硬仗
整治黑臭水體不僅是群眾的熱切期盼,也是國家和省的明確要求。經對江門市區建成區水體黑臭狀況進行逐一排查并向公眾開展調查問卷后,江門市將蓬江區天沙河、杜阮河,江海區麻園河、龍溪河,新會區會城河、紫水河等6條河流列為黑臭水體,決定實施重點整治。
此次研究通過的《江門市區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工作方案》,內容包括指導思想、整治范圍、工作目標、工作任務、保障措施、任務分工等幾大方面,還配套了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生活污水和垃圾等4個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明確了嚴格環保準入,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開展工業污染專項整治,全面清理流域違法排污企業;強化聯合執法監管,依法打擊環境違法行為;開展農業污染專項治理,防治畜禽養殖污染;開展垃圾污染專項整治,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加強城鎮排水管理,全面落實排水許可制度;加快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提升污染治理水平;強化河道綜合治理,解決突出水環境污染問題等八項工作任務。
《方案》要求,按照“一河一策”整治方案,推進天沙河、麻園河、會城河等城區6條黑臭水體的全流域治理,有效控制外源污染,削減河流內源污染,提高污水處理設施尾水排放標準,構建完善的城市水系統和區域健康的水循環體系,逐步實現河道清潔、河岸美麗,從根本上改善和修復城市水生態環境的目標。到2016年底,市區建成區要實現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污口;2017年底,市區建成區河道基本消除重度黑臭現象;2018年底前消除天沙河(含桐井河、天鄉河、丹灶河、雅瑤河、泥海河)黑臭現象;2019年底前基本消除杜阮河(含杜阮北河)、麻園河、龍溪河(含馬鬃沙河)、會城河、紫水河黑臭現象;2020年底前消除杜阮河(含杜阮北河)、麻園河、龍溪河(含馬鬃沙河)、會城河、紫水河黑臭現象,市區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水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水體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完整性明顯提升,水生態功能基本得到修復。至2030年,江門市區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
會議強調,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工作已退無可退,是一場必須打好的硬仗,是當前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各級黨委政府必須要下定決心、擔起責任,特別是針對畜禽養殖等農業污染問題,要加強研究對策,集中各部門一切資源和力量,依法依規進行整治。
為了落實省的要求,加快推進村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我市制定了《江門市整市推進粵東西北地區新一輪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作方案》。《方案》明確了納入整市推進計劃的各市(區)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將由市本級統籌負責各市(區)項目前期工作,各市(區)政府負責本地項目的具體實施。力爭2018年底前完成新建污水處理廠、污水管網、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等建設任務。
據了解,目前我市仍有38個建制鎮尚未建成污水處理設施,部分已建污水處理廠由于配套管網不完善,運行負荷過低。省要求我市2018年底前要完成新建污水處理廠38座,污水管網431千米,農村污水處理設施1462個。我市將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整市推進我市新一輪粵東西北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任務。
會議要求,要把好事辦好,按照整市統籌的方式,統一編制方案,統一采購,統一貸款,統一工作時限,以及統一工作要求、標準,這不僅能解決各市(區)人才、技術、經驗不足的問題,確保任務推進的統一性,還可以降低項目前期工作費用,最終按時保質完成省下達的任務。同時,要明確市(區)的主體責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要與黑臭水體綜合整治等工作相結合,既要建設好,更要運營好,確保項目效果。